close

faith.png

「現在,以下二者之間有所不同:一種是自由的實驗並且享受不同樣式的衣服、態度和行為,另一種是發現自己「迷失」在想改變你的外表、態度與行為的強迫狀態之中。後者通常涉及相反的核心信念,它們把你交互拉往不同的方向。常常被誇大的相反情感也會很明顯。一旦了解這點,就不難檢視你的信念,而找出一個橋樑來統一似乎矛盾的地方。」(賽斯書~個人實相的本質)

 

每個人從小到大,都有種各式各樣的念頭或想法,如果能夠讓所有的念想皆從一而終、始終如一,那麼自然在為人處事上,就不會有矛盾衝突之處,生活中也較少會為了選擇與取捨而耗費心力,只不過人的思緒與感受,一向是非常複雜多變的,要考量的內、外在因素繁多,若要同時顧及自己的心意與他人的看法,也絕非一件易事,因此,要在所有的人、事、物上都採取一致的核心信念且貫徹始終,恐怕就沒那麼簡單,更多時候我們會陷入左右為難、舉棋不定的尷尬窘境中。

 

為了幫助我們解決這樣的難題,賽斯於是提出了「橋樑信念」這樣的觀念,也就是讓我們在檢查自己的意念時,若是發現有彼此對立、相反、矛盾與衝突的想法在打架時,就設法在兩種看似不同立場的觀念上,搭起一座橋樑來,讓宛如天南地北的兩端,有了相似、相連或相通之點,也讓總是左右為難的自己,可以依照這個新建立的橋樑信念,來做為處事時的依據,以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與掙扎。

 

舉例而言,我們到底是要聽從父母的建議,去從事自己並沒有熱忱,但是生活安定的工作?還是要依照個人的專長與嗜好,在擅長的領域發展?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,一邊代表的是孝順、聽話與服從,另一邊代表的是做自己與價值完成,兩邊的方向不同,之後的發展也大不相同,確實讓人非常困擾,可是當橋樑信念搭建起來時就可以發現,天秤兩端的共通點,就是父母期望子女不要吃太多苦且生活無虞,而勇敢實踐理想的自己,又何嘗不是希望有更開心自在的人生呢?

 

因此,與其一昧與父母爭執不讓,或無奈地按照父母的安排,不如找出橋樑信念--如何建立美好的未來生活,腳踏實地的計劃人生。父母的觀念多半受外在環境或現實條件的影響,對於子女要走的路可能一知半解或有預存立場,因為擔心自然會予以反對,如果提出更多的證明,並讓父母理解自己的規劃,設法將憂慮的種種狀況事先考量找出解決或應變之道,不但讓父母放心,也讓自己更清楚未來可能遭遇的狀況,如此一來也會對自己的選擇更有信心;再者,先聽從父母的安排就業,以此累積一定的經濟基礎或社會歷練,再找適當時機去實現自己的理想,也是另個可行的方向,這也是橋樑信念協助化解矛盾的功用所在。(2020.07.06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light11 的頭像
    Angellight11

    紫光心靈坊

    Angellight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