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就正面經驗而言,你必須在自己之內尋找「你要的是什麼」的證據。心裡記住這個,再去檢查你的過去。從當下的威力之點來想像你的將來,在這種方式之下,至少你沒有用過去來加強你的缺陷,或把它們投射到將來。把你要什麼與你有什麼做一個對比是很自然的,如此做時,很容易變得對自己失望,但在過去裡面去找錯誤對你並沒有幫助。」(賽斯書~個人實相的本質)
認識自己,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,是檢視自己的信念與生活時,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,尤其當一個人非常渴望健康、財富、愛情、親情、友情或其他美好的事物時,如果只是一昧地沈淪在自己之前曾生病、貧困、孤單、寂寞、失敗與挫折的傷感情境中,那麼只會和自己真心想望的目標,產生極大的矛盾與衝突,心中的失落感會不自覺的被放大,也會更加被極欲擺脫的過往或現況給綑綁住。
所以,檢查過去的生活,細想曾發生過與擁有過的一切,並從其中把屬於正向、成功、陽光、美好、值得驕傲與讚揚的那些事蹟,給一一的翻找出來,因為正是那些讓自己感到開心、幸福、喜悅甚至是得意的過往,是自己有能力再次成功與有所成就的絕佳證據,既然如此,就得要讓當時那種愉悅的感受重新回來,成為自己最高興奮的核心動力,再運用當下是威力之點的強大作用,去觀想未來一旦達到真正渴望的目標時,會是多麼的滿足,那麼過去曾創造成功事蹟的那股能量,就會被用來創造美好的未來,而此時所抱持的信念,也必須是對自己有信心的。
反之,如果心心念念都是目前的不如意,與那些讓人感到傷心難堪的失敗,對於曾有過的輝煌完全不復記憶,就會聚焦於自己的種種錯誤之上,或是遺憾地認為,當年的成就已如逝去的黃花般再不可得,而自己的體力、能力或智力也已日漸衰退不復當年,那麼這股失落的無奈感,不但會讓當下的日子變得難過,也會把這種無望的能量投射給了將來,更糟的是一再地把目前有什麼與未來想要什麼做比對,很自然的就會產生很大的挫敗感,甚至認為自己一定是在「痴人說夢」,根本不該再去妄想那些遙不可及之事,如此一來,悲觀負面的信念就更不易改變。
人的一生起起落落在所難免,再成功、再厲害的人也會有陷入低潮的時刻,然而不管現況為何,威力之點永遠是在當下,不論是失去了健康、財富、工作、親情或人際關係,也都只是一個暫時卻又切經的過程,是一個讓我們認清自己到底「想要的是什麼」的考驗,透過逆境示現,人們才能確認自己的念想,而只要改變思維,重新建立積極的新信念,就有機會也有能力再從谷底翻身,發揮累積的智慧與過往的能力,將自己真心想望的實相,一步一步踏實地創造出來。(2021.01.08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