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受害者.jpg

「大半的罪犯不管是在監獄裡或監獄外,都會有一種無力感,並且會因之而產生一種怨恨,因此,他們藉由反社會行為--常常是暴力行為--向自己證實自己的確是很有力量的。那麼,他們渴望自己強而有力,同時卻相信自己缺乏個人的力量。他們已被制約了,而更進一步的自己制約了自己,去相信他們必須為任何的利益戰鬥,而攻擊就變成了一個求生方法。」(賽斯書~個人實相的本質)

 

對於關在「監獄」裡面的犯人,我們通常是感到害怕且不敢靠近的,因為我們非常主觀的聯想,是這些人都具有傷害他人的不良記錄,很多人身上滿是充滿江湖味道的刺青,有的人看起來一臉凶惡,有些人則是從頭到腳盡是暴戾之氣,彷彿只要一個不順眼,就會做出殘暴的行為,所以一想到這些犯人,通常都會讓人避之唯恐不及,卻不曾想過,這群犯了罪的人,內心竟存在著極大的怨恨與無力感。

 

我們每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,都是渴望愛與關懷,也期待自己是有力量又被肯定的,可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的家庭環境、學校教育以及工作職場上,卻又有著數不清的考驗與挑戰在等著我們。父母與子女間的情感,兄弟手足間的比較與互動,師長對學生們的差別待遇,同學間的交流與成績表現的差異,職場上的派系鬥爭與上下屬關係,同個團體裡共同利益的分配或取捨,同性或異性間情感的糾葛,人與人之間金錢或權利的紛爭,乃至整個社會或國家資源的爭奪,再再考驗著人心與智慧,許多人也在這層層疊疊的關係與挑戰中,失去了自我的價值。

 

那些得不到愛與關懷的人,那些渴望被肯定,並期待展現自己力量的人,在一次次的失望與挫敗中,在數不清的傷害與絕望中,開始相信自己是沒有價值且無能為力的,這種感覺讓人非常的沮喪與痛苦,為了不再被人輕視,得到他人關注的眼神,甚至為了能活下去,於是他們採取各種反社會形式的「暴力行為」,以非常不理性的攻擊行動來自我保護,因為他們相信惟有如此,那些比他更有力量的人才不敢欺負他,壓榨他的人再也不敢動他,而曾忽視他的人也勢必得關注他。

 

這種以暴制暴、反其道而行的思維,一如寓言故事「北風與太陽」中的北風,不但突顯了自己的無力感,而且加大了與既有關係間的距離,內在的怨恨與憤怒更會如火山爆發般湧現,最後形成兩敗俱傷的局面。然而,一個人如果能夠愛自己、認識自己、肯定自己、關照自己的話,就會設法去找到自己力量之所在,並學習如何如實的做自己,成為一個內在平安、豐盈且喜悅的人,不再一昧地企求他人的愛與讚賞,也能在紛亂多變的外在世界裡,找到一個身心安頓之所,如此一來,內心的無力感消散了,也無需以反社會的暴力行為來攻擊他人了。(2021.04.23)

arrow
arrow

    Angellight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