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覆轍.jpg

「你也許非常害怕攻擊性的情緒,因為別人好像強得令你不敢有報復的念頭。或如果你相信這種想法全部都是錯的,就會去壓抑它們,而更加重了罪惡感--那將引起你內在更多的攻擊性,而更加深你個人的無價值感。在此狀態下,如果你看到一本教你去深思「善」,且要把思想立即轉向為愛和光,那你就是在自找麻煩。」(賽斯書~個人實相的本質)

 

很多人在面對自己的攻擊性情緒時,通常都是既害怕又急於隱藏的,因為在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的觀念裡,這種情緒是極為負面且不被允許的,有這種念頭的產生代表自己很壞很糟糕,若是被別人發現自己的意圖就更不得了,一定會被認定是個會傷害他人的人;再者如果惹怒我們的,是比我們有威權、有力量的人(如父母、師長、上司、有影響力的朋友......),我們即使再怎麼憤憤不平,也會因為畏懼對方所握有的力量或資源,而選擇將心中的怒氣硬生生的吞下去。

 

這種將因為被激怒而產生的情緒,被我們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壓抑,在人前總是裝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,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種習慣,反正大家都說凡事「以和為貴」,若是造成衝突破壞了和諧總是不好,於是隱忍不發反而成為是種美德,殊不知這樣的處理方式,卻是在無形間強化了更深更大的怨恨與不滿,與對方之間失去了可以好好溝通表達的機會,不但沒有辦法讓自己的想法被看見,也會讓彼此之間的對立與失衡更加嚴重,如此一來,攻擊性的情緒更有可能一觸即發,而我們也會越來越討厭或害怕有這些念頭的自己。

 

此時若是未探究竟就只是正向思考,勉強自己將內心的慣怒合理化,或是將深深的怒氣轉化為愛與光,要自己接受生命的禮物,並無條件的送愛給那些傷害自己的人,這種信念非但不合理,更是直接在找自己的麻煩,因為這種不明其因、不知所以,只會硬逼著轉念思考的做法,不就證明那些攻擊性情緒的不被認可,以及真實表達與溝通的不被允許嗎?更讓我們深信,不論別人如何待我,但我生氣就是不對的,想罵人或想找人吵架也是失禮的行為,對自己情緒的否定就更大。

 

其實有問題的,從來都不是攻擊性情緒的本身,而是我們沒有去覺察自己到底在氣什麼、恨什麼?了解自己、認識自己,並找到這些情緒產生的源頭,並學會在不刻意侵犯他人的原則下,適當的表達出真實的感受,才是處理這些情緒最好的方法,如果只是一昧的粉飾太平、強顏歡笑,可是內心其實早已傷痕累累,或是早已要火山爆發了,卻還要強迫自己保持善念、正向思考,那麼這股怨氣一直累積且無處可去,也許就會成為傷害身體的能量,而讓疾病產生。(2019.11.25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light11 的頭像
    Angellight11

    紫光心靈坊

    Angellight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