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每天每天,我們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。
為人子女、為人父母,
是某人的伴侶、某人的朋友,
是某間公司的員工或老闆,
是某間學校的學生或老師,
是某間商店的顧客或服務者......,
不同的角色、有不同的演出。
那麼,在這些角色之中,
屬於真實自己的成份有多少呢?
換句話說,
在扮演哪一種自己的時候你最真實?
又在扮演哪一種角色時臉上戴的面具最不像自己?
這其間的差異何在?
仔細想想,
通常都是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,
我們會毫不掩飾的做自己,
但往往也是關係最親的人,
承受了我們最多的負面情緒,
也最常因此而受到傷害。
奧修師父曾說:
如果你不是你自己,
你如何快樂得起來?
整個存在之所以籠罩在幸福之中,
是因為石頭是石頭,
樹木是樹木,
海洋是海洋。
沒有誰會想要成為別人,
否則它們早就發瘋了,
人類就是瘋了。
也正因為如此,
我們把在別人面前做不了自己的痛苦,
轉嫁到可以接受我們真實自己的人身上。
如果不管在什麼人面前,
都可以坦率地呈現自己真實的一面,
沒有任何的掩飾與委屈,
或許就沒有那麼多的不快樂需要發洩,
人,也就不會發瘋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