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害者.jpg

「暴力並非攻擊,相反的,暴力是對情緒的一個消極投降,而我們並沒有了解或估量這個情緒,只是懼怕它,同時又去追求它。暴力基本上是一種對全面情緒的投降,在所有的暴力裡,都有很大的自殺情緒----是創造性的反面。例如在戰爭裡,殺人者和被殺者都被捲入同樣的激情裡,但這種激情並不是攻擊,而是其反面----一種想毀滅的欲望。」(賽斯書~個人實相的本質)

 

由於字面上的意義容易讓人混淆,也由於相對應的情緒,通常都是比較激烈,起伏也比較大的,所以我們很常將自然的攻擊性與暴力混為一談,以為當我們產生了這類的念頭時,代表我們打算對他人有不友善的言語或行為,或是因為脾氣太壞、修養不好,克制不了自己的情緒,而打算對他人暴力相向,卻顯少想過,自然的攻擊性其實是一種人與人之間,必要且重要的溝通與表達方式,而這之間的磨合與學習,更可以成為阻止暴力的有效方法。

 

不論是在家庭、學校、職場或團體中,每個人因為認知、觀念、身份、角色、立場或信念的不同,意見相左或做法不一致的情況,是一定會發生的,如果每個人都能帶著慈悲心與同理心,心平氣和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,並且不卑不亢、不慍不火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,那麼當然不可能會有衝突或對立的事情,然而這種情況畢竟太難也太少見了,所以覺得沒被重視,被欺負、被壓榨、被誤會或是被冤枉的那一方,心中就會有一股想要為自己的尊嚴或權益表達的衝動,這也就是自然的攻擊性,然而如何有效且合宜的讓這股力量,成功的為自己爭取該有的尊重,以及合情合理的對待,就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功課,也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。

 

反之,若總是選擇壓抑或隱忍這自然的攻擊性,不敢或不願為自己的主張發聲,就會經常性的成為被不公平對待的那一方,因為他人看見或接收到的,是你模糊不清的界限,以及曖昧不明的權益,甚至被誤認為是好脾氣、沒個性的軟腳蝦,而在言行上更加過份的冒犯,終有一天,當一直退讓的一方實在忍無可忍,或是已徹底無力到墜入絕望的深淵時,就會生起想以暴力來反擊並毀滅對方的欲望。

 

任何一種形式的戰爭,不論是加害者還是被害人,都是被因絕望而產生的暴力,給深深地傷害了。加害人有時會因為太厭惡被害人的軟弱無能,而想要讓其徹底滅絕;而被加害的那一方,也因為已存在太大太深的無力感,進而感到無比的灰心與沮喪,而在有意或無意間選擇了成為被暴力相待的那一方,甚至因為對自己的死心與放棄,轉而無意識地尋求被對方無情的消滅,好藉此擺脫掉這深不見底的絕望感,所以在彼此都默許的情況下,暴力就產生了。(2019.12.09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light11 的頭像
    Angellight11

    紫光心靈坊

    Angellight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